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021-04-16 10:28:2954

一、电子继电器的定义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二、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1)结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衔铁、弹簧和动触点、静触点.
(2)工作电路可分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低压控制电路包括电磁继电器线圈(电磁铁),低压电源,开关;高压工作电路包括高压电源,电动机,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分.
(3)工作原理——闭合低压控制电路中的开关,电流通过电磁铁的线圈产生磁场,从而对衔铁产生引力,使动、静触点与接触,工作电路闭合,电动机工作;当断开低压开关时,线圈中的电流消失,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动、静触点与触点之间脱开,工作电路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三、触点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第二种是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

第三种是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常闭触点在线圈通电时由闭合状态断开,所以又称为动断触点,而把常开触点称为动合触点转换触点有两种情况,即先合后断的转换触点和先断后合的转换触点。在一个继电器中,可以具有一个或数个(组)常开点、常闭触点和相应的转换触点形式。

热销型号
型号库存价格
热门资讯
empty-page
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