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涨价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脚晶圆代工厂商涨价消息刚传,这边功率半导体也紧随其后!
今日(16),据外媒报导指出,目前市场对于二极体、晶体管、低中高压MOSFET、IGBT等功率半导体产品的需求依旧旺盛,部分进口产品的交期长达52周。
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英飞凌计划自本月中旬起调涨MOSFET售价,涨幅约12%。此外,报道还指出,根据供应链消息,还有多家功率半导体厂近期都将有涨价通知。
由于市场需求佳,台系金氧半场效电晶体厂大中、杰力、富鼎等MOSFET厂今年营收表现普遍比去年好,今年前五个月的营收大约比去年成长二到六成,杰力5月营收更是连续三个月创新高。

今年2月因暴风雪损害,还在修复中的德州电网,因为本周酷热、推升电力需求大增,因此造成多家电厂意外停止运转,电力供给又拉警报。
德州电力可靠度委员会(ERCOT)已在周一(14日)呼吁节约用电,若情况持续恶化或造成更大范围的停电,影响附近的一些半导体工厂的产能,令本来就已紧张的供应进一步承压。
这不是德州今年首次供电紧张。2月15日,因北极暴风雪突袭美国德州,造成当地气温骤降,民众大开暖气,对电力的需求急速飙高,最后德州电网不堪负荷,发生近年来最严重的大规模停电。此次停电,造成约400 万户人家无电可用,并导致附近的一些半导体工厂停工。
据悉,汽车芯片最大制造商之一的恩智浦半导体此前已将奥斯汀地区的两家工厂停工;三星电子也中断了奥斯汀工厂的生产。并且有多家车企称,因为芯片供应不足导致生产放缓。
德州频频停电,是因其有自己的独立电网,避免了联邦政府插手德州事务,但遇到极端天气发电能力就迅速枯竭,且外界无法对其支援。早在2011年,德州就经历类似的大规模停电,平均每8~10年,就会遇上一次极端天气导致供电紧张。

中美双方科技角力逐渐升温,美国白宫发布供应链报告,将中国台湾、日本、南韩及中国大陆一起列入美国国安的「危险风险」。
根据日经报导,报告8日发布长达250页,点出美国半导体、电池技术、药品和矿产这4大关键领域的供应链相当脆弱。美国过于依赖中国台湾等地供应商,即使中国台湾政治、经济方面跟美国交好,但由于两岸关系复杂,仍归类为「供应链脆弱」。
报告中中国台湾和日本提及80多次,而「中国」、「中国人」至少出现500多次。
分析师和产业领袖认为,这份报告对亚洲供应商来说是个警讯。两岸关系紧张让美国最担心。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两个地区拥有许多半导体设施,若发生冲突,可能对全球晶片供应链产生庞大风险,「即使小冲突或禁运,也可能对美国立即产生重大干扰。」
至于日本,则提供世界90%光刻胶,拥有美国重视的晶片制造材料,还控制矽晶圆市场大部分市占;南韩拥有三星和SK海力士,为记忆体晶片的全球领导者。
报告发表同一天,美国参议院决定提供超过520亿美元,支援美国半导体制造和研究。从白宫报告可看出,美国对东亚供应链的安全缺乏信心,甚至对盟友也缺乏信心,不仅因中美紧张局势升温,也显示美国打算加强控制关键技术的野心。

据台媒消息,今日台湾新冠确诊案例共新增132例,已连续32天本土确诊超百例。苗栗县新增18例新冠肺炎确诊案例,均与科技厂相关,其中11例为京元电相关、2例为智邦、4例为超丰先前确诊者的家庭接触者。
面板大厂群创竹南厂也新增一名外籍员工确诊,据悉,这是群创竹南厂首次出现确诊者。
群创强调,此事件不影响公司营运,会持续积极配合政府遵循法规,个案依照个资保护原则,相关细节皆以政府公开资讯为主。